演员吴孟达患癌去世!为何此类癌症一经发现就是晚期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布时间:2021-7-21 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点击次数:6960 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: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	2月27日,一条新闻震惊了所有人。吴孟达不敌肝癌病逝,享年70岁,据好友田启文透露,吴孟达离世前并没有立下遗嘱。 
	
	
 27日下午17时19分,田启文接受媒体采访,告诉大家吴孟达已经在2分钟前离开了大家。
 “大哥是以睡觉的姿态离开的,走的时候非常安心。”
 至于后事会如何安排,田启文称,“详细的还没有安排,刚刚才发生,太突然了。”
 有媒体问到周星驰是否已知晓此事,他称,“我第一时间知道就告知了大家,还没通知任何人。”
	
 其实昨日午间,就有港媒称吴孟达情况转为危殆,已转入ICU留医,医生已通知他的家人到医院与他见面。
 下午好友田启文、艾威也赶往医院。
 当然大家最关心还是那个人。周星驰。
 田启文周星驰一直很关心医院的情况。
 “所有的消息他都知道,他很关心,他现在的意思是,有任何需要他出力的,他都没问题,都会来帮忙做。”
	
 作为一名80后,我是看着周星驰和吴孟达的电影长大的。
 如果说,我对电影还有什么念想,那就是希望还能看到他们再一次合体。
 哪怕一次都好。
 因为距离上一次合作《少林足球》已经整整20年了。
 20年里,影迷们一等再等。
 之前主持人问达叔:你还有什么想做的事情。
 达叔笑了笑,说道:“希望和周星驰再合作一次,只要我没死,他还没退休,就一定还有机会。”
	
 哪里知道,等来的竟是达叔去世的消息。一场肝癌,夺走了达叔的生命。
 肝癌我们并不陌生,就在20多天前,年仅43岁的音乐人赵英俊就是因肝癌而去世。在之前,歌手臧天朔、演员傅彪、诗人汪国真……也都因为肝癌去世。
	
 为什么肝癌爆发率如此之高?哪些人容易得肝癌?肝癌可以预防吗?为自己、为家人、为朋友,你一定要了解关于肝癌的这些事……
	全世界一半的肝癌在中国 
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IARC)报告显示,2020年肝癌高居我国癌症发病率第5位,死亡率第2位。
 2020年全世界有91万例左右的新发肝癌病人,其中41万例就在中国。也就是占到了差不多一半!
	
 而因为肝脏没有痛觉神经,有些小问题,也不会让我们感到疼痛,身体不会发出警告。
 所以,更可怕的是……往往肝癌一发现就是:晚期!
 当身体感受到不舒服时,往往已经严重到了肝脏无法忍受的地步,也就意味着已经是肝癌晚期了,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。
	肝癌「偏爱」这5类人 
 肝癌偏爱的人身上往往有5 个特点,分别是:
 1. 肝癌95%以上伴随乙肝
 临床上约95%的肝癌患者是由于乙肝导致的肝硬化,最后导致肝癌。
 其他5%是由于感染丙肝、长期酗酒、脂肪肝及自身免疫性肝病所致的肝硬化,然后形成的肝癌。
	
 临床上常可见肝癌病人经历急性肝炎-慢性肝炎-肝硬化-肝癌的发病过程。从已有病例来看,从肝炎发展到肝癌平均要花20-25年。
 虽然肝癌不传染,但肝癌的致病因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输血、性和母婴等方式传播。
 2. 脂肪肝太多了
 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在人群的基数中,数据非常大。
 得了脂肪肝还仍旧不注意,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脂肪裹在肝脏上,肝脏会呼吸困难,营养也难以送达,于是便开始发炎。
	炎症继续发作,就会刺激肝脏内纤维组织增生,变为肝硬化。肝硬化也就距离肝癌更近了! 
	
	在纤维化之前,一切都可以逆转。如何逆转?管住嘴、迈开腿,控制体重。 
 3. 酗酒成为帮凶
 很多人都知道,长期喝酒的人容易得「酒精肝」,在此基础上完全有机会发展成肝硬化,进而发展成肝癌。
 酒精对人体肝脏、肾脏、胃肠等脏器的影响,主要来自于乙醛。酒精进入人体后,大部分是在肝内代谢,只有2~10%由肾、肺排泄。
	
 人在喝酒后,酒精(乙醇)第一步经乙醇脱氢酶转换成乙醛。
 乙醛就像家装污染中的甲醛一样,大量饮酒后,人体内会囤积大量的乙醛,它会对许多组织和器官产生毒性作用如造成细胞DNA损伤、致癌等。
 4. 家族中有肝癌患者
 这里要先澄清一下,肝癌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「遗传病」。
 遗传病指的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引起的疾病,简单地说就是父母遗传给孩子,大多是先天的。
	
 而肝癌的遗传性被称为「家族聚集现象」,最常见的例子就是,患有乙肝的妈妈,生孩子时把乙肝病毒也「传递」给了孩子。
 不过也别太担心,就算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,只要给孩子及时打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,就可以很好地控制。
 5. 吸烟
 很多人知道吸烟会导致肺癌,但是不知道吸烟也会增大患肝癌的几率。早些年发表的两篇IARC(国际癌症研究所)专著中指出:吸烟是肝癌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!
	
 重度吸烟者,其患肝癌的几率几乎比不吸烟者要高一倍!对于肝癌患者来说,做了手术之后,吸烟亦可增加并发症发生率,如肝纤维化,肝功能受损,胆汁损伤等。
 6. 长期熬夜
 长期熬夜导致肝癌的案例主要发生在年轻人身上。据医生介绍,在他接收的病人中,最年轻的肝癌患者才24岁左右。
 熬夜到癌症只需要四步:轻度疲劳,深度疲劳,重要脏器内部变异,诱发癌变。
 这是因为长期熬夜会导致肝脏无法正常的排泄毒素,不能进行自我修复。而且长期熬夜还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。
	
 除此以外,性格也会影响肝病!
 这里的性格内向不是指传统意义上那些害羞不爱说话的人,而是指不擅长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出来的人。
 这类人虽然可能不抽烟也不喝酒,但是长期郁闷会导致肝郁结,肝癌也很容易找上门。
 此外,肝癌的高发年龄在40 岁以后,分别是 40 岁以上男性和 50 岁以上的女性,其中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。
 因此,过了40岁更要注意!
	记住“护肝”的3个好习惯 
 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引发肝癌的重要因素,所以大家还是要从点滴做起:
 1
 戒掉最伤肝的习惯——酗酒
 特别是一天不喝就浑身难受的人,嘴舒服了,肝可受不了。
 一句话:不吸烟、少喝酒(最好是不喝),均衡饮食,坚持锻炼,哪种癌症的预防都少不了这三条。
	
 2
 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
 储存不当的花生、玉米、大米等,会被霉菌污染,产生致癌物「黄曲霉毒素」这个东西与肝癌很亲密,千万要当心。
	
 3
 定期体检,进行合理的癌症筛查
 肝癌太凶险,早发现早处理才是最好的办法,所以,找个时间做一套体检吧!
 尤其是开头前文的6 类高危人群,更要做好体检,早发现、早处理。
 要是能在早期就把肝癌揪出来,治疗效果都是不错的。
 具体来说应该这样做: 
	
	· 如果是前三类人(有乙肝、有肝硬化、家中有肝癌患者):建议每6个月做一次腹部B超检查+血清甲胎蛋白(AFP)检查; 
	· 如果是后两类人(超过40岁、爱喝酒):建议每年体检一次,发现异常再考虑上面的检查。 
	
	日常检查中应注意些什么? 
 对于普通人而言,建议一般一年做一次体检。但像乙肝、丙肝,还有一部分病毒引起的肝硬化患者都是肝癌的高危人群,一般最长半年就要做一次体检。 
 如果检出高度可疑肝癌又没法确诊的,那么最长三个月左右就要做一次影像和化验,建议最好去高水平医院,做腹部超声和肿瘤标志物的检查。
 小爱还贴心整理了针对目前对国人威胁最大的6种癌的筛查: 
	
	
	
 以上针对的是健康人群,若是有相关癌症遗传等其他因素,检查的间隔时间还要更短。
 总之,对于癌症,我们并非无计可施,注意改变生活习惯、坚持定期体检,就有可能将它拒之门外。
 将这篇文章转给你的亲人、朋友给他们也提个醒及早预防、远离癌症
 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的